液压湿喷机技术优势
1、混凝土湿喷机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2、泵送压力高,输送距离远。
3、率:输送排量大,综合工效高。
4、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性能高,密实、匀质、高强度。
5、高可靠性:关键件采用国内保证设备高可靠性。
6、速凝剂添加与控制技术:采用计量泵,计量准确,雾化射流与喷嘴料流混合使得速凝剂与混凝土混合均匀。
7、降低了机旁和喷嘴外的粉尘浓度,消除了对工人健康的危害。
8、回弹度低。干喷时,混凝土回弹度达15%--50%,采用湿喷技术,回弹率甚至可降低到10%以下,有效节约成本。
9、采用风冷却方式冷却液压油,简单环保。
10、一机多用,即可作为湿喷机用,也可作为混凝土输送泵用。
喷射操作方法
注意:只有当系统风压≥0.7Mpa时,完全开启主风阀后,才能开启泵送,否则容易造成喷射管道堵塞。
1.准备开风时,必须与喷射手联系,并严格遵守以下开机顺序:
启动主电机,打开速凝剂风,依次启动计量泵,震动电机,搅拌开启,向料斗内连续加 料,缓慢完全开启主风阀送风。(下料,料斗装料不宜满出料斗,装料过多会影响S阀摆动)
!注意:必须缓慢完全开启主风阀,过快会导致喷嘴剧烈抖动,喷射手 控制不住喷嘴,较有可能造成伤人事件!
2.开启泵送后,并根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空压机风阀开度以控制高压风的风量和风压, 三通混合器端主风阀属应急关闭使用,正常工作时必须完全开启,防止混凝土沉积在混合器 内。一般喷边墙时的工作风压为0.4MPa-0.6MPa,喷拱部时为0.5MPa-0.7MPa。此外工作风 压值与混凝土和易性和喷射距离有关,和易性越好、管道越短,通常所需工作风压较低,反 之则风压较高。必要时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来降低喷射时的工作风 压,时起到减少回弹和提高喷层表面平整度的作用。
3.喷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时刻注意观察喷嘴情况,与喷射手保持联系。一旦发现堵管 (喷嘴处无出料),要立即停止泵送,和计量泵。 后关闭主风阀,和速凝剂风阀,待管路疏通和故障清除后方能再开机。当喷嘴出料突然出现脉冲时,暂时停止泵送(主风 阀不关),如果管路随之畅通则继续开
使用外加剂是改善喷射性能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它既能提高砼的喷射性能,又不 改变砼的强度。外加剂的种类很多,其中能改善砼喷射性和回弹率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加气 剂、泵送剂、速凝剂等。
减水剂是泵送砼 常用的外加剂。依靠自身的亲水性和憎水性双重作用,同等流动状态 减少用水量,同样强度减少水泥用量,并能够提高水泥的和易性和施工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混凝土分配阀
混凝土分配阀的功用是控制料斗、,两个混凝土缸及输送管道中的混凝土流道,相当于一个二位四通阀。它是活塞式混凝土湿喷机的一个关键部件。
分配阀总成,包括分配阀和分配阀油缸两部分。
(一) 分配阀
分配阀由S管体、眼睛板、切割环、耐磨圈、后轴套、拐臂、大端导向套等组成。
切割环与眼睛板上镶焊了一层耐磨硬质合金。当切割环与眼睛板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应以更换。
S管输出管口与花键轴为旋转支撑部位。花键轴上装有转到拐臂,传递S阀旋转的扭矩,下管口沿眼睛板左右摆动。当混凝土的压力作用在补偿胶圈上时,迫使切割环压紧眼睛板,起到密封的作用。
液压湿喷机液压传动系统
主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见图7。
1、液压系统由电机带动主油泵和齿轮泵,齿轮泵实现1个动作,即带动搅拌油马达实现正反搅拌物料。柱塞泵实现2个动作,即带动推送机构(即主油缸)实现交替运动和分配阀(S摆管)往复摆动。
2、液压系统的压力调定参数:主油缸的调定压力为16MPa、分配缸的调定压力为12MPa搅拌液压马达的调定压力为5MPa。(注:各系统的压力在出厂时均已调好,不要随意调整。)
3、要经常观察油箱上液位计,油量在油位计的80%位置为 佳位置,防止油泵吸空,从而损坏液压系统。
本机主要由给料喂入系统、机械动力系统、气动输送系统、速凝剂计量添加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五部分组成,整机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
给料喂入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料斗体、料斗座、导料器、振动电机、转子体等组成。按一定级配和水灰比拌合好的砼料,在振动电机的强制振动下,通过料斗体上的筛网进入转子体橡胶料腔。橡胶料腔在转子体圆周均匀分布,橡胶料腔随转子体转动,从而把砼料连续不断地送入旋流器总成。导料器是本公司的**技术。它安装在料斗座下料口处。其主要作用是**物料顺利进入橡胶料腔。
机械动力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主驱动电机、减速箱、动力输出轴等组成。由主电机产生的机械动力经减速箱减速增扭后,通过动力输出轴,为转子体的转动提供动力。
http://yulonggch.b2b168.com
欢迎来到新乡市豫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网站, 具体地址是河南省新乡封丘县应举工业园,联系人是王娜。
主要经营工程机械相关产品。
单位注册资金未知。
我司专营钢筋网片排焊机,工字钢冷弯机,小导管尖头机,研发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外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的研发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掌握了多种工程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全套技术。